黑料吃瓜网:一窥“黑料社”内幕
近年来,“吃瓜群众”一词逐渐流行,指的就是喜欢听取八卦、热度、黑料的人群。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各种名为“黑料社”、“黑料吐槽街”、“黑历史说”等的吃瓜网站也越来越多。其中,“黑料吃瓜网”能够在网络上占据一席之地,背后却有怎样的内幕呢?我们来一探究竟。
“黄牛党”横行的黑料社
据不完全统计,“黑料吃瓜网”平台上的90%以上内容都是流量至上、黄、赌、毒、假等内容,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人们的好奇心,也满足了人们的粉丝心态。是否合法?又如何监管呢?
事实上,目前监管并不完善,大量黄牛党横行,借机赚取利益。以“黑料吃瓜网”为例,其人员不清晰,监管难度大,加之现行法律对网络内容监管比较滞后,使得一些不法企业和个人纷纷进入到这个领域中来。
用户是吃瓜群众,更是消费者
“黑料吃瓜网”的八卦、热度、黑料内容具备一定的收听、阅读潜力,且频繁更新。这一点吸引了大量的吃瓜群众。但是,吃瓜只是一种心态,“黑料吃瓜网”良莠不齐的内容质量也让许多消费者感到纠结。
在竞争激烈的吃瓜网站中,营销和盈利是所有站长追求的目标。许多为吸引消费者、增加站点点击率,这些吃瓜网站不惜采取各种恶意营销手段,以致不少消费者投诉。警方介入后发现,这些吃瓜网站还存在打着“免费”的旗号,以发放虚假彩票、抽代金券等方式吸引用户,却在消费者不知情或未确认的情况下收取高额会员费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手段获取现金。
如何让吃瓜变革为正能量?
有人说,吃瓜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吃瓜人。对待吃瓜,需要一种理性的看待方式,真正改变“吃瓜”成为一种“消费”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只有具备真实性、高质量的内容,才能让吃瓜变革为正能量的力量。希望这些吃瓜网站能够从此开启正能量的模式,真正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文化载体。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该继续加强网络内容监管,对违法行为给予及时而有效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网络空间更加健康成长,吃瓜群众也能够充分享受网络生活带给他们的良好习惯和正能量。
结语
总之,网络的发展给吃瓜群众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消息渠道,而吃瓜也成为网络应用最为普遍、最令人兴奋的部分之一。但是,吃瓜也应该放在合理的范畴之内,只有这样才能免除吃瓜过度带来的危害,让千千万万的吃瓜群众们真正享受到网络带给他们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