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姨母
想必许多人小时候都曾经拥有一个令人垂涎欲滴的姨母,那位会烹调美食、夜夜唱歌、给你甜品吃的亲戚。姨母们总是知道如何满足孩子们的胃口,让你们在短暂的相处时间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美味的姨母们总会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或者家族传承的口味,这让她们成为我们童年中最爱拜访的亲戚之一。记得我小时候每逢周末便会向父母哀求去姨母家里玩,虽然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具体她的家庭情况,但我明白自己想要的就是那些异于他人的小吃美食。
将近二十年后的今天,我已经懂得了放飞自己心灵的意义,但对于美味的姨母们的连连感慨依旧。她们是我们年幼时难以忘却的美味回忆,而且我们总会期望大家都在别人的童年回忆里担当着某一个美好的角色。尽管有些人在长大后已经失去联系了,但是回忆里她们总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存在。
美国式禁忌
禁忌一词不应该与美国(或者西方社会)关联起来,但美式禁忌却是我们对于西方文化普遍的印象之一。随着西方文化和媒体全球化,我们对于美国的文化禁忌不再陌生,反而更加清晰明了。
美国式禁忌是指社会和个人主张上的不可触犯的界限,通俗的说就是那些超出了社会公认价值观的做法。比如对哲学、性解放等等敏感话题的普遍讨论便在美国社会中亘古不变的存在。
与此同时,美国也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度,而这些禁忌也随着不同社群和文化界别而有所变异。例如某些族裔和性别间的言语互动,家庭暴力等等问题可能比其他领域更加敏感。
美国禁忌
美国禁忌是本文涉及的另一个领域,它强调的是美国国家懦弱、错误信息和种族歧视。存留于民众心中的一些禁忌在美国的发展历程中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美国禁忌包括但不限于一些具体事件,例如美国的校园枪击案、种族歧视和移民虐待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美国社会中某些丑陋的一面,而且在不同的场合下被提到或接触到会引起更强烈的情绪反应。
不少人可能认为探讨这些禁忌对于国度的发展没有帮助,然而这些却能够源源不断地推动美国社会的演变。没有了禁忌,就不会有探讨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只有在公开谈论这些话题的基础上,美国才有机会消除对群体的不公,从而向更加平等的社会演变。